“太子既然不舍太子妃远行,为什么不选择跟着同去?”
目送太子妃一行的车马远去,萧誉司久久没有收回目光,一旁护送太子的石一见此情形,多嘴了一句。
“本太子留在这靖国为的是选妃一事,既然那群朝臣密谋已久,这场大戏如果少了我,岂不是可惜?”
萧誉司收回目光,翻身上马,打道回府。
靖国内的事情不少,选妃的事虽然在他计划之中,可日日有人在姜云姝耳旁嚼舌根还是挺招人烦,姜云姝怀着他的孩子本就辛苦,希望这一趟去羽国,少了靖国内的那些闲言碎语,她坐胎的日子能够过得更舒心些。
“对了,这一次跟着太子妃前去羽国的那些人,你有没有认真的筛选?”
“太子放心,朝中权臣安插在太子妃身侧的那些人,属下已经找了由头将他们全数扣了下来,此行跟着去羽国的人手脚很干净,太子,那些权臣安插在太子妃身边的钉子如何处理,要不要马上杀了他们?”
石一寻求太子的意见,靖国内部的势力蠢蠢欲动,他们渗透不了太子,便把主意打到了太子妃的头上,此举让太子和太子妃烦不胜烦,他们清理了一批,那些居心不良的大臣又会悄悄地另外安排一批人马,依着石一的看法,他自然是准备将那些人全都处置了,一了百了。
“他们的戏还没有唱完,人暂时留着,看看他们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。”
姜云姝不在身边,萧誉司眼下自然是可以放开手脚,大刀阔斧的惩治那些人,他布下的网,如今也可以慢慢收回来了。
萧誉司在靖国处理朝政。
回到羽国的陈氏一家因为长久没回来,加之宅子曾经被官府查抄,一开始需要添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,因此,这陈家的几人便分开来采买购置新东西。
陈茜负责挑选购置一些新的桌椅板凳,她带着自己的丫鬟,正在同店内的伙计交待时,人却被找了出去。
“这位小姐,我们东家说他想要见你一面,您这边请。”
伙计模样的人,边传话边领着陈茜往他们铺子的后院走去,陈茜一开始跟着伙计,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,这京都的铺子为了节省开支,很多都是前店后家,因此,她对伙计的话并没有起疑心。
“你们店里的桌椅板凳都放在这后院里?你们掌柜要我来,是让我从后院的库房里挑选?”
“也许……”
伙计有些心虚,陈茜明明很正常的询问,却让他听的心虚不已,回答间他的言辞之中不自觉的漏了怯,陈茜或许一开始没有察觉,但眼下看着伙计结结巴巴的回话,心中已然起疑。
“你们后院的那些桌椅板凳我不看了!”
意思到情况不对劲,陈茜撂下句话后转身就走,可即便是她如此迅速的反应过来,终究还是慢了一拍,陈茜刚走出几步,就有人拦在她面前,对方身材高大,体形健硕,同店铺里的伙计没有一丝一毫的相像之处,陈茜心中大呼不好,顺手将姜沐阳给她的信号发了出去。
“你们是什么人?这里可是京都闹市,天子脚下你们要是对我动手,届时我的丫鬟久等我不归,必然会报官寻人,你们可想过这后果?”
陈茜如今孤立无援,无人可依,在姜沐阳看到信号赶来之前,她要尽最大的努力拖延时间。
“数日不见,陈茜,你倒是越发能说会道了。”
幕后之人终于亮了相,陈茜想过很多人,因为她们陈家的案子当初牵连甚广,此次陛下命大理寺少卿李大人亲自翻案,必然会让很多人心生不满,他们会趁机下手警告她们这种事情陈茜不是没想到,只是,她没想过能够在这里遇到眼前人。
“太子?你怎么会回京都,你不是应该人在西北之地的吗?”
“你们陈家都能沉冤昭雪,我回到京都这件事情有什么奇怪的,陈茜,今天我找你来其实只是想要同你谈谈,我们之间好久没有这样静下来好好的聊聊天了。”
“太子,我想我们之间没什么好谈的,你擅离职守从西北之地返还京都,本就是忤逆陛下的意思,我陈家好不容易沉冤得雪,不愿意在同你这样的人有任何的联系。”
再次看到陈茜站在自己的眼前,太子心中悸动不已,他不得不承认在他的心中一直都记挂着陈茜,不管过去了多久,但她这话刺激到了太子,他伸手一把抓过陈茜的胳膊,钳制陈茜的下颚,逼迫她直视自己。
“我这样的人是哪样的人,陈茜,你把话说清楚,我怎么就没有资格给你好好聊聊……”
太子一句话尚未说完,迎面便有一只暗箭朝着他的面门袭来,太子为了不伤及自己的性命,只能下意识的回身格挡,陈茜也因此找机会挣脱太子的桎梏,回到来救她的姜沐阳身边。
“姜沐阳!”
看清楚射出暗箭的人竟然是姜沐阳,新仇旧恨一起,太子拔剑就要杀了姜沐阳,一旁的太子心腹也齐齐上阵,陈茜担心姜沐阳在众人围攻下会落下风,厉声出言提醒。
“太子,你不要忘了,我陈家的冤案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如若你今天在这里伤了姜沐阳与我,届时京都所有的人都会认定太子你是个糟践人命残暴储君,废太子之事必然会被群臣再次在朝堂上提及,用我们两条命换一个太子之位,这是你想要的吗?”
此言醍醐灌顶,太子即便是有再多的不甘心,最终也只能住了手。
陈茜见局势扭转,也不多加迟疑,拉上姜沐阳一起飞快离开这是非之地,等到太子的身影完全消失,她方才停下脚步,大口大口的喘气,惊恐不已。
“不要怕,我会永远陪着你,不管发生了什么事。”
姜沐阳把受惊吓的陈茜搂在怀里安慰,二人相伴而行回到礼部尚书府,只是他们一入门就看到了前来宣旨的宫中太监。
“礼部尚书陈青山接旨,有关陈氏一门忤逆一案,如今经由大理寺彻查已有新的发现,朕准备于明日殿上重审此案,陈大人携家眷一同前去听审。”
“臣陈青山接旨。”
陈大人躬身叩拜,领旨谢恩。